商場如戰場,天堂和地獄,往往就是一線之隔。
一向以精英姿態馳騁商界的Facebook CEO扎克伯格,最近就遇到了一個天大的麻煩,而且這個麻煩還關乎著Facebook的生死存亡!

生死存亡?有這么夸張么?
你別說,還真有!
整件事情的來龍去脈是這樣的↓↓
3月17日,美國《紐約時報》和英國《觀察者報》共同發布了一則深度報道,曝光了Facebook上超過5000萬用戶的信息被泄露。在用戶不知情的情況下,這些信息數據被用于算法分析,繼而在2016年美國總統大選中進行精準廣告投放,從而影響大選結果。
更為嚴重的是,據說Facebook早在兩年前就知曉此事,卻未及時對外披露這一信息。
這事一經曝光,就猶如一顆深水炸彈,當即引爆了輿論。Facebook的股價應聲大跌,市值縮水近500億美元,創下上市以來的最大跌幅記錄。

另據外媒報道,美國監管部門正在調查Facebook。一旦確實如新聞所報,Facebook可能會被判處2萬億美元的罰款。
這一跌、一罰,Facebook還真的就離“非死不可”不遠了……
北京時間今天凌晨,在沉寂了5天之后,小扎終于就此事做出了回應。
他在聲明中承認了平臺曾經犯下的錯誤,梳理了事件的來龍去脈,并提出了Facebook接下來為了阻止用戶信息被利用,即將做出的舉措。他還承諾說:“我們有責任保護大家的數據,如果做不到,那么我們就不配為大家提供服務。”

小扎這話雖然說得挺漂亮,但民眾顯然并不買賬。在一項調查中,參與調查的1萬多個投票中,只有不到7%的用戶選擇信任Facebook。此前還有媒體報道說,美國兩黨政客要求小扎在國會接受質詢的聲音越發強烈,甚至有投資者直言,小扎缺乏危機應對能力,“他應該下課”。
看到這兒也許有人會說了,不就是泄露用戶信息嗎?有必要這么大驚小怪嗎?
其實吧,這事還真不是網友們小題大做,主要是因為這事和2016年的總統大選有關。
環環給你打個比方,你就明白了。
比方說,一個網友經常在Facebook上瀏覽有關總統大選的內容,可他一會兒看看希拉里的信息,一會兒看看特朗普的信息。這時,后臺就會分析出,他在兩位候選人之間猶豫不決。

于是,掌握了他信息的一方,就可以發布大量對自己有利,或是詆毀對方的廣告,進而在不知不覺中影響這位網友的投票。
瞧見沒?你以為自己“無意”中看到了一則廣告,其實早已進了別人精心布好的局。有沒有一點細思恐極?
這個躲在幕后精心布局的機構,是一家名叫“Cambridge Analytica(劍橋分析)”的公司。這家公司可以通過數據分析,對那些左派、右派、意志不堅定者等統統進行潛移默化的影響,讓他們支持劍橋分析指定的人,也就是特朗普。
不僅如此,有記者臥底調查發現,這家公司幾乎要上天……暗箱操作、情報竊取、色情誘惑,無所不用其極。到目前為止,他們至少參與了全球超過200場競選,就連英國的脫歐投票,他們也曾發揮關鍵作用。
看到這兒,你可能又要問了,他們是有啥高科技的手段嗎?說出來你可能都不信,他們竊取用戶信息的手段簡單到你想不到——點贊。

點贊可能是大家最常用的社交軟件功能了,因為它既不用費心費時地考慮回復內容,又能拉近與別人的關系,所以現在就有了一種“點贊之交”。
但大家不了解的是,一個簡單的“點贊”動作,就能泄露不少個人信息。
劍橋大學通過多年研究發現,通過點贊行為,就可以分析出一個人的性別、性向、性格、生活習慣、宗教信仰,甚至是政治傾向等。
后來這個研究被運用到商業上,就可以讓商家給你推送準確的促銷信息。比如,你給旅游的帖子點贊,就給你推送旅游的促銷信息;你給美食的帖子點贊,就給你推送美食的促銷信息。
這么好的研究成果,自然引來了商業大佬的注意。這其中就包括羅伯特·默瑟和史蒂夫·班農。沒錯,這個班農就是那個戲很足的特朗普前軍師。

他們想和劍橋大學合作,但被拒絕了。于是,他們找到了一位曾在劍橋干過的心理學專家亞歷山大·科肯(Aleksandr Kogan)。
這個科肯也是很有來路的人。他出生在東歐,在俄羅斯生活過很長時間,還曾在圣彼得堡大學當過老師,拿過俄羅斯政府的資助做數據分析研究。他后來移居美國,有著俄、美雙重國籍。

亞歷山大·科肯
不過,科肯在簡歷中隱藏了在俄羅斯工作的經歷。至于為啥?你懂的!
就這樣,這三個人成立了劍橋分析公司,聘請營銷分析師亞歷山大·尼克斯(Alexander Nix)擔任總裁兼CEO。

亞歷山大·尼克斯
起初,為了得到一手的用戶數據,他們設計了一款性格測試的APP入駐Facebook。他們聲稱這是心理學家用于做研究的App,而且做完測試還能得到5美元的紅包。
很多用戶都被吸引著點進去測試,一進去才發現,這5美元的紅包可不是那么容易就能拿到的。因為你不僅需要用自己的Facebook賬戶給小程序授權,還需要有至少185名好友。

于是,眾多網友開始瘋狂添加好友。最終,有27萬人完成了這個測試,并且拿到了這個5美元的紅包,而劍橋分析公司則拿到了27萬×185個人的信息,也就是近5000萬用戶數據!
也許是對自己的精心布局太過驕傲自滿了,尼克斯曾當眾吹噓自己與特朗普會面過“多次”,而且堅稱特朗普能當選都是劍橋分析的功勞。他說:“我們做了所有研究、所有數據、所有分析、所有目標定位。我們運營了所有的數字競選、電視競選,我們的數據揭示了所有的策略。”

只可惜,這一切都被隱藏攝像機記錄了下來。
3月20日,劍橋分析公司緊急宣布尼克斯已經被停職,并聲稱要和他劃清界限,稱其言論不代表公司的價值觀。
但顯然,停職一個CEO,并不能安撫民眾的怒火。大家紛紛把怒氣撒向Facebook。

確實,這一波,Facebook不冤。根據爆料者、劍橋分析前員工威利披露,Facebook自始至終都知道這件事,而且早在2014年,他們就監測到了劍橋分析大量獲取用戶資料的異常行為。
可是,他們并沒有把這當回事,也沒采取任何措施,只是對這種竊取用戶數據的行為采取不care的態度。
甚至在這次《紐約時報》和《觀察者報》的重磅報道發布后,他們做的第一個反應,不是第一時間發聲明解釋,竟然是封殺了爆料者威利的Facebook賬號。

但是出來混,遲早是要還的。
目前,包括Whatsapp的聯合創始人布萊恩·阿克頓(Brain Acton)在內的眾多業內大佬,紛紛號召要抵制Facebook,#刪除Facebook#的話題也一直在熱門話題里。

這真是世道好輪回,蒼天饒過誰!當初你不care用戶的信息,現在也就別怪用戶不care你咯……